今天木有课,今天谈论最近很火的《我不是药神》。

可能有很多人没看过这部电影,那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剧情吧。

我要开始讲故事啦~

程勇是一个处于窘境的中年男人,靠卖男性保健品为生,但是却经营惨淡,妻子已经跟他离婚另嫁他人,唯一的儿子程小澎跟着妻子生活。

父亲有些老年痴呆被送进了疗养院,程勇每天还需要去照顾父亲,日子过得紧巴巴。

邻居知道程勇缺钱,给程勇介绍了一个病患吕受益,同时邻居也告诉吕受益程勇是做走私生意的。

吕受益希望程勇帮自己走私印度的一种格列宁药物,并且告诉程勇他找人验过药效和瑞士的格列宁是是一样的,只是价格相差二十倍。

因此希望能帮自己买药,并劝说程勇这是巨大的商机,如果他能多带回来的话就发财了,程勇却坚持说自己不做走私的生意,不想被抓紧警察局,吕受益不由分说的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,希望程勇改变主意的时候告诉他一声。

程勇的父亲突然晕倒,送到医院检查是血管瘤,需要立即动手术,且疗养院是不能住了,而程勇又拿不出那么多的钱,不得已只好把父亲先接了回来。

程勇愁眉不展的时候,想到了吕受益的名片,,找到了那张名片;但是程勇不放心这种药,跑到医院找大夫询问印度的格列宁,从大夫那里知道格列宁,是治疗慢粒白血病最有效的药物。

但是如果服用之后就必须终身服用,但是印度格列宁却是违禁药,一旦服用这个药物出了问题很多医生都拒绝治疗的,如果到了急病期也只能等死。

程勇来到了印度,找到了格列宁的批发商,程勇告诉批发商自己有本事销售出去,因为中国人没有钱,很多人吃不起药,只能吃这些盗版的药,他们就等着这些药救命呢。

印度批发商闻听这些主动给程勇一批药,让他在一个月之内卖完,卖完了之后代理权就是他的,程勇信心满满的将要药回去。

程勇和吕受益通过上医院门口推销、挨家挨户推销、甚至逛公园的老头老太太都推销,可是就是没有人买,气的程勇骂吕受益是骗子。

吕受益忽然想到了一个女人可以帮着卖药,她有一个QQ群,是专门的这些病人群。

这个女人叫刘思慧,是舞台上火辣的钢管舞女郎,也是生活中坚强的单亲妈妈,为女儿治病不惜委身风尘,她的女儿就是和吕受益同样患病的病友。

刘思慧给程勇带来了很多各群群主,都是病友。程勇最终答应5000元一瓶,每个群主都给打八折,大家也都愿意帮着一起卖药。

随后,在吕受益的带领下,又找到了另一个病友,当地的刘牧师,让他也帮着卖药,可以免费让他吃药。

有一个孩子叫彭浩也得了这种病,不想连累家人才跑出来的,但是因为买不起药抢了吕受益的药,程勇和吕受益打听清楚彭浩干活的地方抓住了彭浩往回追讨药,却发现他不止是自己吃,还给了别人吃。

看到彭浩住的环境程勇知道,他根本也不可能还的上自己的药钱,因此程勇也让彭浩加入到自己销售的行列。

程勇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就卖光了所有的药,也成功的签订了代理合同,从一开始提着一个小包去拿药的程勇,变成了卡车运药。

程勇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,他的销售团队成员刘思慧、刘牧师、吕受益和彭浩也都风光无限!

几个人每天几乎都是数着钱过日子的,甚至还有人锦旗不断的给程勇送来,甚至都有人把程勇称为药神。

电影到这里只演了一半,后面还有很多跌宕起伏的剧情!

但是后面的故事,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。

我们今天主要来讨论下,主人公从潦倒,到抓住需求商机,到有货也卖不出去,到建立信任开始成交,到建立了团队各司其职,到裂变了很多顾客的原理。

因为观看这部电影时,看到了别有洞天的社群运营模式—社群营销的六脉神剑:需求—流量—价值—信任—成交—裂变。

1、需求

在本片中,有程勇以及患者都是有需求的。

程勇因为保健品店的生意不好,导致房租都交不起,父亲病危,前妻更是逼他放弃儿子的抚养权,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。

在这样的的强压之下,一个声音告诉他:我要钱!我要钱!我要钱。

而慢粒白血病的患者的需求是廉价的特效药,所以才促成了程勇去印度代购特效药的行为(这是2002年的发生的事情,程勇也算是海外代购的鼻祖了!)

这样程勇既能赚到钱,患者们还可以吃到价格差5倍且效果相同的特效药,这简直就是两全其美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程勇不是被逼无奈,他更是不会干这种违法的事情。

以上行为属违法,请勿效仿!

2、流量

客户流量一直以来都是实体店主最愁的事情,这个问题在本片中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
你的产品能解决客户什么痛点?格列宁特效药能够治疗慢粒白血病。

于是程勇和吕受益找到了一条销售渠道,六院病友群的群主刘思慧,一个火辣的钢管舞女郎,同时也是一位白血病患者的母亲。

正是因为有她的销售渠道,才有了第一批销售订单,程勇才顺利成为了印度特效药公司中国区的总代。有需求的人群就是巨大的潜在流量。

刘思慧认识很多qq群主,更重要的就是程勇和吕收益的目标人群非常精准,这更是为之后特效药的销售量做了铺垫,0成本引流,简直完美!

3、价值

仅仅一小瓶进口的格列宁特效药要4万,而印度生产的特效药只要5000元,药效跟瑞士进口的一样。

同样的特效药价格却相差甚多,这一对比更是体现出了印度特效药的价值所在(价格便宜,药效相同)。

在影片结尾,一位患者奶奶一句“我吃了4年的药,吃进去一座房子,吃毁了一个家庭”更道出了有药难吃的无奈。

看到这里,也是满怀同情与无奈。

4、信任

没有信任,产品再好,性价比再高,也很难推广出去。

还记得电影里那个画面:程勇和吕受益第一次去医院推销药品,他们选择的目标是医院。

目标人群虽然找对了,但是就是因为患者缺乏最起码的信任,导致俩人一瓶药也没有卖出去,无奈失落而归。

后来,吕受益想到了患者资源较多的刘思慧,正是由于她在qq病友群中有较高的信任度,大量的医院病友群主才会去跟程勇谈购药事宜!

所以,刘思慧是整个药品销售环节当中的重要人物,正是因为刘思慧平时会跟大家在qq群里交流沟通,所以群友们都信任刘思慧。

刘思慧一说有廉价且有效的特效药时,大家自然而然的也就放下了戒备心理。

这就是信任的重要新,没有信任,你拿着好产品磨破嘴皮也没用。有信任,货都没看见,几句话就搞定了客户。重要性手滑!

5、成交与裂变

这样的销售渠道以及方式使卖药团队积攒了一批忠实的用户,更是打出了良好的口碑,因此程勇等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目标人群!

影片当中有一个插曲:刘思慧问程勇:“我还有其他省份的患者的联系方式,需不需要把特效药卖到外省?”而程勇因为怕坐牢并没有答应。

尽管如此,程勇的卖药团队还是实现了成交裂变,卖药期间,卖药团队没有做任何的线下推广,而是在qq群里实现品牌式传播。

通过各个qq群主的宣传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有廉价药的存在,更是让买不起国产特效药的患者看到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。

成交裂变的基础—产品解决了用户需求,用户有了好的消费体验,才有裂变的动力!

电影后期,程勇以不是为了赚钱而去卖药,而是想尽一切办法,哪怕往里搭钱也要去帮助那些需要特效药的病友。

当你放下成交心,真心实意的为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努力时,你就会收获铁杆粉丝。

这正是一些病友在被带到警察局审问的时候,没人供出程勇等人原因,供出了他们,我们就没药吃了……

6、单丝不成线,孤木不成林

我不是药神,却拥有神一样的团队。

来看看这个社群团队的架构:“药神团队”这个组合非常有意思。

懂商务并有供应渠道的(程勇)、有客户资源的(吕受益、刘思慧)、埋头苦干的(黄毛)、懂英语技术的(牧师)。

市场前锋吕受益

市场,远比想象的要残酷。在一个影片中,吕受益不仅仅知道客户需要的什么,更是深入卖药行业做了调查,向程勇证明了这个卖药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。

当营销策略上出现问题时,他更是找到了拥有庞大资源的刘思慧。

资源整合刘思慧,资源整合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社交,而是对关键资源的掌控。

刘思慧庞大的资源池,并不是需要她和资源池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去建立关系,最最关键在于那些其他医院的qq群主们,以点带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应网。

技术大牛刘牧师

刘牧师在药神团队中的身份不只是拥有英语这一项技能,他还有另一项别人都忽视的身份,愿主伴你左右……

当两个身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时,那就会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力。

踏实肯干黄毛儿

黄毛儿在影片中虽然只有11句台词,但是人狠话不多,说干就干,更是讲义气重情义。执行能力极强。打架都是第一个上。

顾全大局的程勇

勇哥作为团队中的精神领袖,更是牢牢掌握了团队管理的核心。

对待黄毛儿赏罚并施,俘获人心。对待刘牧师讲明理,获取信任。

对待刘思慧尊其意,讨其情,对待吕受益更是威其利,就连骗子张长林在入狱后都为他讲了一次江湖道义。

这个组合真的可以说是创业梦之队了,反思一下,我们的团队有这几类角色吗?

总结:

这部电影可以看出,社群远远不是以赚钱为唯一标准的,更多的是对群友的责任。

正念利他,从自己做起,影响一群人,去带动正能量的传递才能让我们社会更加美好。

这是本人的观后感,分享给你们,那么各位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呢?没有看的,推荐去看看。

这是中国电影行业16年以来唯一一部豆瓣评分达到9.0的国产电影。

人民网更是用16个字评价:很久没有看过这么优秀的国产电影了。解读我不是药神,看电影学营销-必销客

我这么一推荐,是不是对这部电影的票房也很有帮助啊。

我如果在某个本地群里,这样分享一次。然后顺势组织团购电影票,会不会有很多人感兴趣而加入团购?

这就是成交的一个注意点,不要生硬的推销。分享式的塑造,会更容易接受。

好了,我的故事讲完了。 大家自由讨论半小时~ 9:30 结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