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大家分享一个有启发的案例。
案例的主人公——小颖。从湖北嫁到贵州某地的一个镇上。
她开了一家鞋店,一家个体鞋店,在本条街上总共有13家鞋店,竞争相当激烈。
同行几乎都是自己的房子,而他们的门面是租的。去年的房租又涨了2万,当地的人流量有限。加上最近有许多浙江老板到当地开服装鞋城,她对未来的生意又深深的担忧。
其实这就是中国传统实体店老板的普遍的焦虑,守着店,有危机感,但是又无能为力。过的不踏实。
因为小颖平时为人很友善,性格开朗,虽然说从整个镇上来说,她的生意还算可以的。但是对于大商场还是很担忧的,所以她必须做出改变,不能等到流量被抢走了,就来不及了。
她平时加了400多个顾客的微信,把她们邀请到自己建的顾客群里,但是顾客只有一半人进来。
后来她把群名改成:龙吟镇便民信息平台。进来的人就变多了。因为你建一个顾客群,人家觉得你会促销打广告,别人不想进来,当你建一个便民群,别人至少愿意进来看看你要干什么。
因为社群核心思维是利他思维。就是你能够给群员带来什么。
按照我提供的方法,她开始在自己的群里抽奖,手气最佳和游戏中奖的顾客可以过来领奖。
顾客感到很新奇,还有这样的群。
顾客中奖以后来领奖很开心,有的顺道看看鞋,买一两双回去。有的顾客还主动帮助她发朋友圈宣传。
这些顾客的朋友圈好友,慕名而来,要求到她的群里。这就是我之前分享的人性特点之一——占便宜心理。
当顾客和你不熟悉的时候,都是这样的。
每天不断有人领奖,礼品成本怎么办?
她算了一下,平均3个人来领奖,如果有一个人主动消费买鞋,那么礼品就回本了。
于是她用了这一招:领奖者如果消费,可以获得一次额外抽奖的机会。
购满88元,即可再获得抽奖机会,100%中奖。
通过这一招,基本就收回了礼品成本。
随着群员数量的增加,小颖积极的在群里和顾客互动,群里提供便民信息,周边打折信息,通过小U管家玩成语接龙,古诗接龙等等,每天都有上千条聊天记录。
其实大家想想,很多人下班后也挺无聊的,群里正好给大家提供了线上娱乐的地方。
为什么很多群会死群?因为群主不上心,群里没有福利,一个群前面10天使很热闹的。
小颖发现店里的生意明显提高了,很多买鞋的人,都是群里的顾客。
因为大家什么时候有买鞋的时候,她根本不知道,但是他们要买鞋的时候,能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颖的店,因为对她的群印象深刻。我之前分享说:群主要会打造个人的品牌和IP。
我们做顾客服务,但是不是服务员,一定要在群员心目中有号召力。
小颖怎么做的呢?就用我教给她的方法——在群里分享个人经历。
效果非常好,引起了很多群员的共鸣,大家对她有了新的认知。
做实体店生意一定要记住:群员进群开始都是很理性的,我们做社群营销,就是把顾客从理性变感性的一个过程。
因为鞋子是低频的消费,虽然这些顾客复购的忠诚度很高,小颖的月销售额已经比之前提高了1倍左右,但是显然她有更高的目标。
我给大家提出的《周边商家社群联盟》的思维,给她了启发。
我们开店的,最重要的就是流量,一家店的流量始终是有限的,如何把周边的餐厅,水果店,母婴店,洗衣店等等一起整合过来,大家都做社群,然后这些社群彼此打通,形成联盟,顾客在联盟商家消费可以打折,那么不是给自己带来很多流量吗?
于是她开始尝试了社群联盟整合,但是传统店商,对于社群一窍不通,你想整合别人,别人也不理你啊,怎么办呢?
—–把周边实体店的老板拉进自己的群里。
这些店主看到小颖的群里很有意思,顾客很活跃,就产生了兴趣,有一些主动找到小颖,想和她学习。
小颖把这些主动咨询的商家联系到一起,推出了《商家社群联盟》。
就是打造一个共享的流量池塘,把到店买东西的顾客都吸引到群里。他们一致推选小颖做盟主。
加入社群联盟的商家,每家要付几百元的入盟费用。
然后他们推出了顾客会员金卡,这个金卡需要顾客花钱购买的。购买金卡可以进入商家联盟的微信群。
小颖的收费顾客会员,只用了不到10天,就有550个,每位会员收费38元。
到了现在,她们的收费会员早就超过了1000人了。
慢慢的她的店和社群联盟在本地火了,很多不是联盟里面的商家主动要求加入进来。
想加入的商家,还得需要小颖审核,审核通过了再付钱加入。
通过社群联盟:大家实现了资源的共享,在联盟里的商家消费,凭VIP卡可以享受折扣和礼物。
这些是他们整合的部分商家。
目前小颖整合的商家,涵盖各行各业。
一年又一年,春去春又来。当你还在为生意发愁的时候,已经有人开始在转型了。
忽然有一天,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,只有自己没有变。
这就是传统经营者的悲哀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小颖——一位农村妹子,没有什么学历。也没有多少财力。
就是因为选择了行动,有了现在的结果。
她,每天店里的生意火爆,每天有人加入付费会员,每天有商家想入盟,已经成为了镇上的知名人物。
感悟:无聊我们做什么生意,首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,以成就别人的胸怀来做事,你的事业会越走越远。